第七十五章 我身后站着两条真龙
推荐阅读:大荒剑帝、百世飞升、万世之名、诸天影视从小欢喜乔卫东开始、太荒吞天诀、战神殿、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贼天子、掌门仙路、天道天骄、
老朱一脚踢过来的俘虏安置问题,让句容县衙的暗斗变得无影无踪。
至少,表面上如此。
没办法,俘虏安置不是小事,盯着句容的不止是应天府,还有朝廷户部、中书省,因为这批俘虏目前在军营,又关系到大都督府。
这么多人看着,句容办不成事,知县要倒霉,其他人也别想好受。何况句容挨着金陵,俘虏安置出了麻烦,闹出事来,想瞒都瞒不住。
为了共同的利益,顾正臣带头,刘伯钦、赵斗北、陈忠等全力配合,可谓“齐心合力,上下一心”。
当天下午,工房李鹤等就拿出了征调徭役的方案,报给顾正臣。
顾正臣翻看着文书,皱眉说:“要征调一千六百人,这么多?”
李鹤认真地说:“县尊,一千六百人,四百人一个方向,各负责营造房屋一百。二十日完工,这已经算少的了。”
顾正臣皱眉:“安置房屋不用砖瓦,不用泥墙,无需太大,只要结实牢固,风吹不倒,雨下不漏即可,需要这么多人手?”
李鹤无奈地点头:“即使是茅草屋,也需要伐木,打基。时间紧迫,只能用人力来凑。”
顾正臣提起笔,划掉一千六百人的字眼,又添了几笔,将文书交给李鹤:“按此标准来征调徭役。”
李鹤忐忑不安地接过,看了一眼,目瞪口呆:“八百人?这,县尊使不得啊,八百人如何都完不成。”
顾正臣摆了摆手:“你负责征调徭役,要青壮。”
李鹤有些着急,劝说:“县尊,这不可能完成,哪怕是一个月,八百人也完工不了,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
顾正臣看着李鹤,严肃地说:“着各里甲配合,后日,本官要看到八百人来县衙,你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李鹤不安地看着顾正臣,行礼退出二堂,转身找到县丞刘伯钦。
刘伯钦听闻之后,错愕不已:“一千六百人,他竟一刀砍去一半,当这是街边买菜,还能讨价还价不成?”
李鹤擦了擦冷汗:“刘县丞,新来知县是个年轻人,做事虽有魄力,雷厉风行,可也缺乏经验,不经世事啊。他不知房屋营造耗时耗力,还有那些徭役来的百姓,谁都不愿意下死力,整日懒散,若不挥一挥鞭子,莫要说二十日,就是半年都做不出!这样下去,定无法妥善安置俘虏。”
刘伯钦摸了摸脑后勺,摸不清楚顾正臣到底在搞什么鬼。
历来县衙遇事征调徭役,从来都是宁多勿少,生怕人手不够多,事办不好。比如洪武二年时,句容疏浚河流,修缮水利,县衙一口气征了近五千百姓服徭役。
征人服徭役是官府的权利,服徭役是百姓的义务,征调徭役越多,事情办得越快越好,政绩越突出,这一点顾正臣不会看不清楚啊。
哪里还有人嫌弃服徭役人多,故意减少的?
何况这件事是朝廷摊派下来的俘虏安置问题,光明正大征用民力,时间紧,你这个时候出幺蛾子,不是飞蛾扑火,找死都不会吱一声!
“若是他办不成这件事,吏部在考评时必会给他记一笔办事不力,到时候……”
刘伯钦眼眸一寒。
李鹤有些紧张:“刘县丞,此事牵涉太多,若出了差池,咱们也难自保。”
刘伯钦踱步沉思,握了握拳,冷厉地说:“他是知县,按他说的办,若出了问题,我们就全推他身上!这样一来,他的官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李鹤深深看了看刘伯钦,没有再说什么。
这些官老爷就是喜欢明争暗斗,自己一个小小吏员,只能听话办事。
二堂。
顾正臣喝着茶,在桌案上铺开一份空白奏章。
赴任句容之前,朱大郎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给他写文书,奏知句容事。
总晾着大郎也不是个办法,万一这个家伙经过仰卧起坐,身体素质好了点,没被风寒夺走小命,他可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朱老四只能给他当守门人了。
得搞好关系啊。
老朱打算在句容安置俘虏,正好,这件事可以找朱大郎帮帮忙,看看老朱能不能答应。
鞑靼俘虏,一千二百三十六人。
这个数量在顾正臣看来,还是少了点。抛开鞑靼这个标签外,这就是人口红利啊。
地方治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口!
人口多,垦荒多,税收多,自然而然,政绩也就好看一些。
对于句容而言,没有足够的人口,谈什么发展?
要不,多要点俘虏?
只是这些俘虏会不会生出是非,出现民族矛盾……
不过老朱都不怕,身边还任用了不少元廷官员、侍卫,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县,怕这怕那不太合适。
再说了,这一批俘虏在金陵军营里可是住了一段时间了吧,有没有被沐英等人拉去开展一场“战俘营运动会”不好说,但肯定是特别关照过的。
还有徭役问题。
大明初期的徭役体制,实行“配户当差”制,官府的一切差役,基本靠佥派民户承担。
此时是洪武六年,徭役主要就两类:
里甲正役,杂泛差役。
均徭役是明正统时期的事,此时还没出来。
里甲,按户数组成。
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一里之中,推纳粮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他百户为十甲,每甲十户,甲设甲首。
里甲正役,主要承担的任务有三:
征收税粮:两税里甲负责催收,不够里甲赔纳。
办理上贡物料:比如需要上贡好茶叶,你这里又没有,没关系,可以出钱,去其他地方买来上贡。
支应朝廷公用:官员年例礼物,馈送过路的官员,造个贞洁牌坊,这些需要里甲来出钱办……
杂泛差役这个就有点全能了:
砍木头捡柴火,
修河修路修仓库,
站岗送快递当马夫,
写字巡逻看门拉绳纤夫……
顾正臣征调徭役,目的是造建房屋,这属于杂役。
八百人,二十来天建造茅草屋四百。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顾正臣认为可行,只不过需要运作一番。
写完给朱大郎的文书之后,顾正臣郁闷地又写第二份文书,这份文书是给户部的,告诉朝廷,俘虏安置的活我接了,保证干好。
知县有权直接给朝廷写奏折发文书,不需要经过府一级,不存在越级传文。
顾正臣写好两份文书之后,封好之后,唤来刘伯钦:“送金陵察言司,越快越好。”
察言司,通政司前身。
刘伯钦捏了捏,感觉出是两份文书,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顾正臣:“县尊,给朝廷送文书,一事一本。”
顾正臣微微点头:“这些事本官知道,你只管差人送文书就好。怎么,你想看看内容?”
刘伯钦脸色微变,连忙说:“下官不敢,这就差人去送。”
顾正臣没有多说什么,也不担心刘伯钦看公文。
文书袋上有火漆,火漆之上有印信,打开一次就会留下痕迹。
偷窥公文,损毁公文,这都是要杀头的,公文一路经谁的手,有严格的程序。一旦发现公文泄密,官府自会追查,查不出来,中间环节的人都得治罪。
顾正臣继续翻看案件卷宗。
除了孙娘案之外,其他案从卷宗上来看,并没有多少破绽。
但将所有卷宗看完之后,顾正臣就有些疑惑了,挑出三份卷宗,放在一侧,这些卷宗都与一个名为郭杰的人有关,而三名犯人抓的原因是斗殴。
“斗殴,单挑,还专门找一个人?”
顾正臣有些疑惑,这个叫郭杰的是多欠抽,才会被三个人,在不同时间,找上门打三次?
更让人意外的是,郭杰每次挨打,都断了两根手指。
按照律令,断了两根手指,下手之人是重罪,要杖六十,徒一年。
句容县衙没徒刑的权限,需要报请应天府,应天府迟迟没批,案件就搁置了下来。
顾正臣仔细翻看卷宗,发现三个犯人都是来自一地,巧合的是,正是移风乡智水人氏。
更巧合的是,挨打的郭杰是孝义乡贺庄人氏,和郭梁出自一地。
郭梁与孙娘。
郭杰与孙才,王大秀、王二牛。
四起案件,四个时间,两个空间。
“这事情,还真是有意思啊。”
顾正臣看着卷宗,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如果这背后没什么相似之处,没什么猫腻,顾正臣如何都不会相信。
尤其是郭杰这个家伙,每次挨打,回回断两个手指,这他娘的就不是挨打,是医学奇迹啊。打架斗殴,有几个人冲着手指头去的,还冲着两根手指头。
顾正臣喊来孙十八,交代道:“如今朝廷要安置俘虏,短时间内我走不开。你去一趟孝义乡贺庄、移风乡智水,察访下郭梁、郭杰、孙娘这些人的事,尤其调查下郭杰。”
“是,老爷。”
孙十八答应道。
顾正臣看了一眼门外,低声说:“伪装为商贩,莫要让人跟踪了去,这些你应该没问题吧?”
孙十八肃然保证:“放心,没问题。”
顾正臣看着离开的孙十八,伸展了下双臂,目光幽幽,喃语道:“地头蛇很强,可我身后站着的是两条真龙啊……”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至少,表面上如此。
没办法,俘虏安置不是小事,盯着句容的不止是应天府,还有朝廷户部、中书省,因为这批俘虏目前在军营,又关系到大都督府。
这么多人看着,句容办不成事,知县要倒霉,其他人也别想好受。何况句容挨着金陵,俘虏安置出了麻烦,闹出事来,想瞒都瞒不住。
为了共同的利益,顾正臣带头,刘伯钦、赵斗北、陈忠等全力配合,可谓“齐心合力,上下一心”。
当天下午,工房李鹤等就拿出了征调徭役的方案,报给顾正臣。
顾正臣翻看着文书,皱眉说:“要征调一千六百人,这么多?”
李鹤认真地说:“县尊,一千六百人,四百人一个方向,各负责营造房屋一百。二十日完工,这已经算少的了。”
顾正臣皱眉:“安置房屋不用砖瓦,不用泥墙,无需太大,只要结实牢固,风吹不倒,雨下不漏即可,需要这么多人手?”
李鹤无奈地点头:“即使是茅草屋,也需要伐木,打基。时间紧迫,只能用人力来凑。”
顾正臣提起笔,划掉一千六百人的字眼,又添了几笔,将文书交给李鹤:“按此标准来征调徭役。”
李鹤忐忑不安地接过,看了一眼,目瞪口呆:“八百人?这,县尊使不得啊,八百人如何都完不成。”
顾正臣摆了摆手:“你负责征调徭役,要青壮。”
李鹤有些着急,劝说:“县尊,这不可能完成,哪怕是一个月,八百人也完工不了,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
顾正臣看着李鹤,严肃地说:“着各里甲配合,后日,本官要看到八百人来县衙,你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李鹤不安地看着顾正臣,行礼退出二堂,转身找到县丞刘伯钦。
刘伯钦听闻之后,错愕不已:“一千六百人,他竟一刀砍去一半,当这是街边买菜,还能讨价还价不成?”
李鹤擦了擦冷汗:“刘县丞,新来知县是个年轻人,做事虽有魄力,雷厉风行,可也缺乏经验,不经世事啊。他不知房屋营造耗时耗力,还有那些徭役来的百姓,谁都不愿意下死力,整日懒散,若不挥一挥鞭子,莫要说二十日,就是半年都做不出!这样下去,定无法妥善安置俘虏。”
刘伯钦摸了摸脑后勺,摸不清楚顾正臣到底在搞什么鬼。
历来县衙遇事征调徭役,从来都是宁多勿少,生怕人手不够多,事办不好。比如洪武二年时,句容疏浚河流,修缮水利,县衙一口气征了近五千百姓服徭役。
征人服徭役是官府的权利,服徭役是百姓的义务,征调徭役越多,事情办得越快越好,政绩越突出,这一点顾正臣不会看不清楚啊。
哪里还有人嫌弃服徭役人多,故意减少的?
何况这件事是朝廷摊派下来的俘虏安置问题,光明正大征用民力,时间紧,你这个时候出幺蛾子,不是飞蛾扑火,找死都不会吱一声!
“若是他办不成这件事,吏部在考评时必会给他记一笔办事不力,到时候……”
刘伯钦眼眸一寒。
李鹤有些紧张:“刘县丞,此事牵涉太多,若出了差池,咱们也难自保。”
刘伯钦踱步沉思,握了握拳,冷厉地说:“他是知县,按他说的办,若出了问题,我们就全推他身上!这样一来,他的官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李鹤深深看了看刘伯钦,没有再说什么。
这些官老爷就是喜欢明争暗斗,自己一个小小吏员,只能听话办事。
二堂。
顾正臣喝着茶,在桌案上铺开一份空白奏章。
赴任句容之前,朱大郎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给他写文书,奏知句容事。
总晾着大郎也不是个办法,万一这个家伙经过仰卧起坐,身体素质好了点,没被风寒夺走小命,他可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朱老四只能给他当守门人了。
得搞好关系啊。
老朱打算在句容安置俘虏,正好,这件事可以找朱大郎帮帮忙,看看老朱能不能答应。
鞑靼俘虏,一千二百三十六人。
这个数量在顾正臣看来,还是少了点。抛开鞑靼这个标签外,这就是人口红利啊。
地方治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口!
人口多,垦荒多,税收多,自然而然,政绩也就好看一些。
对于句容而言,没有足够的人口,谈什么发展?
要不,多要点俘虏?
只是这些俘虏会不会生出是非,出现民族矛盾……
不过老朱都不怕,身边还任用了不少元廷官员、侍卫,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县,怕这怕那不太合适。
再说了,这一批俘虏在金陵军营里可是住了一段时间了吧,有没有被沐英等人拉去开展一场“战俘营运动会”不好说,但肯定是特别关照过的。
还有徭役问题。
大明初期的徭役体制,实行“配户当差”制,官府的一切差役,基本靠佥派民户承担。
此时是洪武六年,徭役主要就两类:
里甲正役,杂泛差役。
均徭役是明正统时期的事,此时还没出来。
里甲,按户数组成。
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一里之中,推纳粮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他百户为十甲,每甲十户,甲设甲首。
里甲正役,主要承担的任务有三:
征收税粮:两税里甲负责催收,不够里甲赔纳。
办理上贡物料:比如需要上贡好茶叶,你这里又没有,没关系,可以出钱,去其他地方买来上贡。
支应朝廷公用:官员年例礼物,馈送过路的官员,造个贞洁牌坊,这些需要里甲来出钱办……
杂泛差役这个就有点全能了:
砍木头捡柴火,
修河修路修仓库,
站岗送快递当马夫,
写字巡逻看门拉绳纤夫……
顾正臣征调徭役,目的是造建房屋,这属于杂役。
八百人,二十来天建造茅草屋四百。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顾正臣认为可行,只不过需要运作一番。
写完给朱大郎的文书之后,顾正臣郁闷地又写第二份文书,这份文书是给户部的,告诉朝廷,俘虏安置的活我接了,保证干好。
知县有权直接给朝廷写奏折发文书,不需要经过府一级,不存在越级传文。
顾正臣写好两份文书之后,封好之后,唤来刘伯钦:“送金陵察言司,越快越好。”
察言司,通政司前身。
刘伯钦捏了捏,感觉出是两份文书,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顾正臣:“县尊,给朝廷送文书,一事一本。”
顾正臣微微点头:“这些事本官知道,你只管差人送文书就好。怎么,你想看看内容?”
刘伯钦脸色微变,连忙说:“下官不敢,这就差人去送。”
顾正臣没有多说什么,也不担心刘伯钦看公文。
文书袋上有火漆,火漆之上有印信,打开一次就会留下痕迹。
偷窥公文,损毁公文,这都是要杀头的,公文一路经谁的手,有严格的程序。一旦发现公文泄密,官府自会追查,查不出来,中间环节的人都得治罪。
顾正臣继续翻看案件卷宗。
除了孙娘案之外,其他案从卷宗上来看,并没有多少破绽。
但将所有卷宗看完之后,顾正臣就有些疑惑了,挑出三份卷宗,放在一侧,这些卷宗都与一个名为郭杰的人有关,而三名犯人抓的原因是斗殴。
“斗殴,单挑,还专门找一个人?”
顾正臣有些疑惑,这个叫郭杰的是多欠抽,才会被三个人,在不同时间,找上门打三次?
更让人意外的是,郭杰每次挨打,都断了两根手指。
按照律令,断了两根手指,下手之人是重罪,要杖六十,徒一年。
句容县衙没徒刑的权限,需要报请应天府,应天府迟迟没批,案件就搁置了下来。
顾正臣仔细翻看卷宗,发现三个犯人都是来自一地,巧合的是,正是移风乡智水人氏。
更巧合的是,挨打的郭杰是孝义乡贺庄人氏,和郭梁出自一地。
郭梁与孙娘。
郭杰与孙才,王大秀、王二牛。
四起案件,四个时间,两个空间。
“这事情,还真是有意思啊。”
顾正臣看着卷宗,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如果这背后没什么相似之处,没什么猫腻,顾正臣如何都不会相信。
尤其是郭杰这个家伙,每次挨打,回回断两个手指,这他娘的就不是挨打,是医学奇迹啊。打架斗殴,有几个人冲着手指头去的,还冲着两根手指头。
顾正臣喊来孙十八,交代道:“如今朝廷要安置俘虏,短时间内我走不开。你去一趟孝义乡贺庄、移风乡智水,察访下郭梁、郭杰、孙娘这些人的事,尤其调查下郭杰。”
“是,老爷。”
孙十八答应道。
顾正臣看了一眼门外,低声说:“伪装为商贩,莫要让人跟踪了去,这些你应该没问题吧?”
孙十八肃然保证:“放心,没问题。”
顾正臣看着离开的孙十八,伸展了下双臂,目光幽幽,喃语道:“地头蛇很强,可我身后站着的是两条真龙啊……”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本文网址:https://leskymily.cn//xs/0/327/514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leskymily.cn/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