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的创文吧 > > 陈宫 > 第九十章:送口信

第九十章:送口信

推荐阅读:我的绝美御姐老婆神魂丹帝透视狂少我的神君男友奇异小农民亮剑之最强系统宠妻无度:神医世子妃并州李义古道惊风调戏文娱

    第二天一大早,郑恪匆匆忙忙的往太医院去当值,他才入了太医院没半个时辰,春喜就带着寿康宫的太监们找到了太医院来。◢随◢梦◢◢.lā
    彼时吴子镇已经身在职上,见了寿康宫来人,又听是叫传郑恪去的,他眉心几不可见的一蹙,看向郑恪的方向。
    然而郑恪却连看都不曾看他一眼,径直的收拾了东西,便跟着春喜出了门,一路往寿康宫而去了。
    及至入得寿康正殿,高太后已经用过了早膳,就端坐在主位宝座之上,等着他的到来。
    郑恪一看这个架势,心中便暗道了一声不好。
    高太后是多疑的人,只怕吴子镇是逃不过这一遭的猜疑的,一大早就叫了他来,应该是为了昨日事情无疑,而春喜往太医院去却不背着人……高太后是故意做给吴子镇看的。
    他心下咯噔一声,上前几步,跪下身去,磕了个头,没话。
    高太后同春喜摆摆手,示意她带着人退下去,而后才似笑非笑的叫了郑恪一声。
    郑恪始终低着头,能看得见旁边儿的裙摆飘动,知道那是春喜等人退出殿外的动作。
    此时又听得高太后一声叫,吓得一个激灵,忙回了神:“臣在。”
    “昨日那个吴太医——是姓吴吧?”她不确定似的,扬了声问一句。
    实则她心里是已经有了数的。
    春喜到底跟着她也有年头了,办事儿从来叫她放心又省心,叫打听这个吴子镇的来路底细,一大早的,丫头就已经有了大概的信儿。
    事情果然要更为棘手一些。
    吴子镇他并非是寒门出身,吴家也更不是没名没姓的人家。
    他出身阳夏吴氏,虽然到了这一朝这一代,什么名门望族都已成了过眼云烟,可毕竟有曾经的名望在,且吴家从吴子镇爷爷辈儿算起,世代为医。
    吴子镇的爷爷,当年也入过太医院,可他为人过于刚直,受不了诸多规矩的约束,便自己辞了官返乡。
    吴家人在民间的声望,倒是不能轻易觑了的。
    郑恪心里面七上八下的,可是又不敢不回话,想了会儿,点点头,应了个是:“是姓吴,阳夏吴氏的后人。”
    高太后啧的咂舌,又长长的哦了一声:“他昨儿个出宫之后,跟你什么了吗?我的这个病,他怎么?”她转着手下的碧玺如意,目不转睛的盯着郑恪看,“阳夏吴氏三代行医,怪不得你昨日在我面前,夸他医术精湛,又无怪你老师高看他,动了心思想收徒。他既是这么有本事的,我倒是放心了好些。”
    郑恪却为她的这一番话,心彻底的提到了嗓子眼儿:“您放心,他什么也没瞧出来。臣昨夜出宫后,也试探过他,他的确认为,您此番是积劳成疾,并没看出别的来,想是老师用药精道,到底高他一筹。”
    “是吗?”高太后哂笑一声,却是喜怒未辨的,“我记得,你最是个爱才惜才的人,你对这个吴子镇,该不会有意偏袒,而瞒着我吧?”
    郑恪猛然抬起头,又一瞬间惊愕,慌忙的复垂首。
    他惊恐不已,连磕了几个头,声音都打着颤:“太后这样,臣实在是惶恐,事上以贞敬,臣一刻也不敢忘的。吴太医虽的确有过人的本事,可他如果对太后有不臣之心,臣又岂会包庇他。”
    “行了,行了,”高太后摇着头,面色也略沉了沉,“我不过随口问一句,你就吓成了这个样子,若叫外头人知道了,只当我是个多厉害的人呢,连给我看病的太医都吓唬。”
    她一面,一面叫郑恪起身,待郑恪站直了身子的瞬间,她已然是神色如常的了。
    郑恪掖着手,即便是站起身来,也不敢多一个字,唯恐一字错,今日要闯下大祸来。
    高太后又盯着她打量了须臾,才摆摆手:“他既然没看出来,那你老师告假的这几日,就都是你二人到寿康宫请脉吧,只是你也要留心盯着点儿,别给我捅出篓子来。”
    郑恪见这情状,知道是叫他退下,提着的心放回肚子里,气也长松了一口:“臣知道了,臣告退。”
    高太后紧了紧手下如意,望着他推出去的身影,眼睛眯的狭长,若有所思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约莫过了有半盏茶的时间,她扬了声,朝着外头喊:“春儿,你来。”
    而后就见门口的方向,春喜掖着手,踩着细碎的步子,走的极快,没几步就近了她身前来。
    春喜站定脚后,略遁一个礼,就问她:“郑大人怎么?吴大人可看出端倪了吗?”
    高太后摇着头:“他不曾,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主子觉得,郑大人没实话吗?”
    “也不像是。”她否认了一声,又顿了顿,“按,郑恪上了这条船,就算有心袒护吴子镇,难道他还能为了吴子镇,连自己的命都豁出去吗?他绝不是这样的人。所以这件事上,他应该是了实话的,可我总是不大安心。”
    “那……”春喜犹豫地吞了口口水,“送出去的信,要怎么呢?要是现在动了郑大人,万一吴大人真的知道点儿内情,对主子委实不好。”
    这话不假。
    这时候要杀了郑恪灭口,一旦吴子镇看出了些许端倪,告诉了太皇太后或是元邑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对她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她接下来想做的事,不能有丁点儿马脚露在人前。
    消息若是走漏出去,宗亲那边,就是一个大麻烦。
    “这样,之前的那封信,你去烧掉,过会儿你带人出宫,到庆都的公主府去,带上些玩意,给元让送过去。回宫时,拐到高府去一趟,带口信,不要拿信件了。”
    她多出了几分心来,虽然没什么人敢去拦下她寿康宫的人,可怕只怕万一,有了信件,就可能人口实。
    传口信出去,才是最牢靠的法子。
    且太皇太后送走元让,可是又没过,不许她这个做祖母的,派人到公主府去看孩子,或是给孩子送些珍玩一类的。
    既然她也嚣张惯了,那春喜此行,便不会引起众人的怀疑了。

本文网址:https://leskymily.cn//xs/1/1689/11477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leskymily.cn/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