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的创文吧 > 青春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27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

第127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

推荐阅读:大荒剑帝百世飞升万世之名诸天影视从小欢喜乔卫东开始太荒吞天诀战神殿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贼天子掌门仙路天道天骄

    果然是灯下黑?
    之前光顾着看标题,脑海里又尽是“十七·支”,还真就没注意。
    再仔细看:报纸已然泛黄,阵旧的气息很重,但标题下面很是光滑,与别处并无二致。
    至少可以肯定,这并非后天形成,而是天然如此。
    想到这里,林思成徐徐吐了一口气。
    错版日报,还是人民日报……这东西,比错版人民币还少。
    但以六十年代的意识形态,以某办公厅严谨作风,林思成总觉得,这应该是不是错版。
    至少不是普通人所以为的错版。
    林思成努力回忆:看报纸内容就知道,原子弹爆炸是下午十六点十五分。据之后解密信息,试爆部队反复核验,测验数据,急电至京城,已是夜里。
    新华电讯已是凌晨,人民日报紧急刊发红头号外,已是后半夜。样报呈送至办公厅,送到领导人处,已是十七日早晨。后经领导研究决定,日期依旧以“十六日电”刊登。
    同步,报社紧急刊印,紧急送达各中央机关,各省委机关,同步免费向京城市民发放。
    林思成又发散思维:这一张,会不会就是呈送办公厅,给领导人看的那一版样刊?
    再看邮戳:1964年10月17日……时间也能对得上。
    但为什么要寄到陕西?
    林思成暂时不知道原因,但至少知道,收信人的级别肯定不低。
    再翻过报纸,背面的顶部用钢笔写着八个字:矢志不渝,人定胜天……
    经典的仿舒体,架构工整,意气飞扬。
    顿然,林思成嘴角一勾。
    叶安宁本就好奇,看到林思成这样,心里更是猫挠一样。
    但既便这样,她仍旧忍着没问,一双大眼睛布灵布灵。
    林思成笑笑:“安宁姐,我先求证一下!”
    说着拿出手机,拨给了王齐志。
    但响了好几声,电话才通,传出来的却是单望舒的声音:“思成,你稍等……齐志,王齐志?”
    哼哼叽叽的两声,像是还没睡醒,王齐志迷迷瞪瞪:“思成?”
    一听就知道,老师昨晚上又喝多了。
    但打都打通了?
    林思成组织了一下措辞:“老师,我和安宁姐,还有有坚在东岳庙逛了逛,淘到了一张信封,一份报纸……信封上盖的是黑十七支。”
    “噢,十七支……嗯,等等,什么支?”
    “BJ十七支,支后面还有一个甲字!”
    王齐志消化了好一会,“咦”的一声:“不对啊,十七支甲,七十年代就不用了?”
    林思成解释了一下:“是的老师,六四年十月十七号戳,邮寄的是人民日报号外,标题为:原子弹爆炸……”
    他稍一顿:“但报纸没有日期!”
    “咯吱”的一声,王齐志好像坐了起来:“确定没日期?”
    “对,原版原纸,可以确定,原本就是空白的!”
    “有没有收信人姓名?”
    “原本有,但现在只剩一个耳朵旁。前后是‘请转’、‘同志’……是仿毛体,很刚劲!”
    同志……仿毛体!
    王齐志的酒醒了一大半:“还有什么信息,比如其它字迹什么的?”
    “有!”
    林思成翻过报纸,看了看那八个字:“矢志不渝,人定胜天……是仿舒体,架构工整,但用笔极重,天字的最后一笔稍长……想必当时精神很是振奋,心情激昂所致……”
    王齐志愣住,不知说点什么的好。
    林思成就逛了个街的功夫?
    王齐志捏着眉心,呼了一口气:“知不知道这两位是谁?”
    “知道!”
    “你以为这就完了?”王齐志笑了一声,“你好好看,邮戳的日期底下,是不是有个‘1’?”
    林思成怔了一下,随即,眼睛眯了一起来:邮戳的日期底下,岂不就有个(1)?
    之前怎么没留意?
    不,留意了,但他一直没顾上琢磨。
    但现在再想:“支”代表机构,“甲”代表单位,那这个(1),就可以视作为具体的办公室编号。
    乃至于,具体到个人。
    虽然只是邮戳,只是代号,意义也只是代指。但代指的,却是伟人。
    再加上前面那两位亲笔手书……林思成的心脏禁不住的跳了一下。
    好多东西不能深想,更不能多讲,就好像无形中有一股力量……
    不是古玩,价值和意义却远超古玩。
    “思成,东西你好好留着……反正也不缺钱,真要缺钱了,就跟老师讲!”
    “老师我知道!”
    “嗯,明天我们就回去了,到时候再聊!”
    说了两句,王齐志挂断了电话。
    三人凑在一块,电话音量也不低,都听的清清楚楚。
    王有坚还小,当然不懂,但叶安宁不要太懂。
    既懂这一套东西的价值,更明白从坐下到起身,林思成前后没用到五分钟,就把这东西买到手的概念。
    这不是文物,这不是古董,而是新中国的报纸,工业印刷的信封。
    新旧、年代、纸张,统统没用。
    只能靠笔迹、就只能靠邮戳……特别那枚邮戳,自己耳濡目染那么多年,都压根没一点印象。那林思成需要储备多么丰富的知识,才能一眼就能认得出来?
    叶安宁突然就明白了舅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既便早就被林思成震麻木了,但每有新的一次,依旧被他震的一愣一愣,自惭形秽。
    再想想之前林思成陪着他们又逛又玩,就感觉,林思成损失了一个亿……
    她咬咬嘴唇:“有坚,你饿不饿!”
    怎么可能饿?
    逛了小半天,叶安宁尝那么多,吃不完,不好吃的,全进了他的肚子……
    小胖子使摇头。
    “那就好!”捏了捏小胖子的脸蛋,叶安宁看着林思成:“再看看!”
    两人心有灵犀,一看叶安宁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林思成看了看表:“四点多了!”
    “平时下班都要六点!”叶安宁催着他,“再看看,万一呢?”
    也对。
    运气这个东西,有时候确实说不准。
    林思成点点头,把信封和报纸装进了内层口袋。
    人又多了好多,但大都是来练摊的,而且十有八九,都是刚刚从中殿鉴定完过来。
    有好多,手里还夹着刚发的鉴定证书。
    走了没几步,身后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林思成下意识的回过头。
    一位老人,鬓间稍有些白,约摸六十岁左右的模样。胳膊底下夹着两只长盒,像是字画。
    身后跟着位年轻人,提着两幅那种用来撑字画的撑杆。
    两人边走边骂:“什么狗屁专家?老子南宋的画,到他嘴里成了新仿?”
    “还会长,他会他老娘……”
    “老子还不信邪了?我就不信没识货的……”
    声音还挺大,两人找了个空摊位,撑杆一叉,又取出两幅画挂了上去。
    精心裱过,外面有透明护膜,很光,也很亮。
    林思成下意识的瞄了两眼:两幅都是水墨山水,一为丘陵水乡,一为水上一舟。
    烟雨朦朦,意境空寂,笔法细腻,墨色分明。
    乍眼一看,真就画的挺不错。
    但细一瞅,绢本质地,却亮的发白,新的发光。
    墨迹也很深,乃至于空白处的印,依旧鲜红鲜红。
    林思成又走近了一点,看了看最大的那方印:《玉池生》!
    后面还有一方:《马氏家藏》!
    咦,南宋马麟?
    南宋四大家之二的马远之子,同为宫廷画家,被称为“南宋第五家”。
    但这不是重点,怪的是,林思成看这两幅画,竟然有点“既真又假”的感觉?
    说人话:看笔力、笔意、构色、意境,像是真的。
    但看墨色、印色、绢质,咋看咋假。
    奇了怪了?

本文网址:https://leskymily.cn//xs/3/3234/19476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leskymily.cn/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