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 章 大汉殖民战略
推荐阅读:一吻成瘾:顾少,请矜持!、星痕之门、康王列传、王者荣耀附身系统、总裁老公,深深吻、最终反击、贼天子、朕本红妆:皇叔,求不约!、神话版三国、家有灵鬼渡千劫、
此时,李敢才意识到,普通部队和王牌部队之间的差距在哪。
底蕴!
卫青有卫子夫,霍去病有霍光,李敢有谁?
深深的失落席卷着李敢。
殖,
是霍去病给出的答案。
刘据满意点头,让三大将想出“殖”的办法其实不算难。
刘据一直在寻找一条途径,
便宜老爹在位时期大汉领土扩张速度比清朝还快,甚至整个版图比割地前的清朝更大,如此快速的膨胀速度,带来得是管理难度呈几何倍的增加。
而之所以大汉还看起来如此稳定,是因为武力充沛。别看现在已经征服的疆域还算稳定,但只要大汉实力下滑,瞬间就会四分五裂,这是不以人意志而改变的客观事实。
近些年来,大汉官僚体系的支出极大,刘据对此无可奈何。没办法,这钱省不了一点,疆域领土扩大最直接的影响是需要派人去管,
像其他的中原朝代,或文或武,只要做到一条腿粗,就能凑合凑合过下去。而此时,刘据手下的大汉王朝已经成为独占鳌头的庞然大物,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历史给他了一个前所未有难度的考验,
文和武,两条大腿都要粗得很!
霍去病见据哥儿没有丝毫惊讶的情绪,心中瞬间了然,据哥儿早就想到了,与此同时,又是几分明悟,
“据哥儿比我们看得远,不知对海外的事操多少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理应为陛下分忧,可实际上非但没帮上据哥儿什么忙,反而总是被据哥儿拉着走。”
霍去病暗中提起劲,虽然还不能完全看清据哥儿是在担心什么,但是,现在的我肯定做得还不够多!
我要做得更多,更好!
为据哥儿分忧!
“殖,说到点上了,那你们可想过,要如何殖?”
环视众爱卿,刘据问道。
卫青脱口而出:“陛下,前朝对周边藩属小国的治理就是殖。”
听到大舅的回答,刘据眼中闪过惊喜,
就像之前向便宜老爹植入海战的概念一样,现在,刘据也在向大汉输入殖民的概念。说好听点,就是探索对周边藩国的治理方式,这是一个大国永远要面对的课题。
纵观华夏历史,可以称之为治理模式,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套模式,
春秋辟土服远,西汉丝绸之路,唐朝朝贡,
有趣的是,从春秋到明朝,华夏人是越来越文明了。
烽火戏诸侯以后,周王室就丧失统治力,只得退而求其次迁都,于是新周王在一众诸侯的护送下,迁都洛邑,开启东周,
迁都之后,周天子面对一个很尴尬的处境,帝王手中的权力无非两种,赏和罚,说是诸侯,其实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戚,其中郑国和晋国出力最多。
一群兄弟挺你,你多少得表示表示吧!
周天子很想表示,可惜家里只剩几亩薄田,最后只能表示自己没钱,他能赏赐的土地所剩无几。就连天子能直接控制的土地,也只有京畿那一小片。
你当大哥的不表示,下次谁还挺你?周天子没办法了,想出一个骚招,他赏赐给了立功的诸侯亲戚一个权力,
向外征伐权。
你们往外打吧,打出来的土地我都认,都算你们自己的。
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一波前无古人的扩张狂潮开始了,这波浪潮叫做“辟土服远”。春秋战争频率之高令人咋舌,其中晋国吞并最凶,周天子一举两得,对待周围藩属小国就一个态度,
他们就是夷人,野蛮得很,不用把他们当人,揍就是了,揍完再抢。什么?你问我抢了他们的土地,他们该去哪?
活不下来就死,咋,还要我养着他们啊?
春秋之世,简单粗暴得一批。
丝绸之路太过熟悉,第三个有代表性的就是唐的朝贡体系,
能想出万邦来朝,说明当政的皇帝有认真思考过中原和周边之间的关系。
朝贡体系有些本末倒置,对客方的道德感要求太高了,同时又要一直用利益牵着他们,颇有些讲义气的江湖大哥意思。哪天大哥不行了,小弟们不管江湖礼节,一点不讲义气,跑也就算了,不回头踩你一脚都算好的。
这三种,刘据反而最喜欢第一种,他也最适合打一种,为什么?他手下的汉军强啊!
可,也只能是想想,交通的时代局限性,让他只能打几场关键战役,没办法连续征战,而打过之后的治理又成问题。刘据早就看明白,以现在汉朝的能力,最多直接管辖到身毒,已是极限了。
所以,刘据想要殖民。
先控制住大局,之后的后人,想怎么继续,刘据就不管了。
就相当于,刘据把食材都给准备好,后人怎么做,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卫青最先能想到之前对藩属小国的治理,也是一种“殖”,就说明刘据的功夫没白费。
在大外甥鼓励的视线下,卫青继续道:“之前那种法子不好。一群熊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他们,我们也费力,他们还不长教训。”
对这事,卫青最有发言权,他是和刘彻一起经历过草创年代的,周边小国按下葫芦起了瓢,任凭大汉单独对上哪个都是毫无悬念的碾压,可也架不住他们一起在耳边嗡嗡嗡。
“陛下,末将想的是,我们可以在海外开战,但不能为了打而打,总要得到些什么。”
刘据大感惊喜,
什么是ssr武将,就是他有无限的成长性,以及可以适配任何时代,
大舅已经开始觉醒了,
他最先意识到,以后的战役,会和之前的战役截然不同。
“此前中原的任何战争,打了就能尝到胜果,但,以后在海外开战,未必会是这样,大汉难以跨越遥远的疆域治理,只能换种思路,就是用殖。”
不知不觉,李敢也听了进去,卫青说话,就是给人一种安心感,让李敢恍惚回到了阴山的军帐内,
那时的身份定位,对他而言是最舒服的。
霍去病面容严肃,也少了与大舅的争胜之心,开始认真思考要如何能帮到据哥儿,
不能为了打而打!
那为了什么?
毫无疑问,是海贸。
难怪据哥儿选得海外第一人选是张骞,不是我,也不是大舅。
有了海贸的主线,打仗就有意义了,而不是简单的劳民伤财。
霍去病:“让商人认领海外军队,我们不怕他们造反,等到他们真有异心的时候,都不需我们动手,只要摘了名字前大汉的招牌,当地的人就会生吞了他们。
同样,我们要对出海认领军队的商人严选。”
霍去病顿了顿,继续道,“在海外,他们更要当商人。”
“不错。”
刘据点头。
“陛下,”李敢有些疑惑,“何不将大汉的子民,直接送到倭岛上。”
李敢所言,是直接的殖民模式,占有土地重新在那生活,刘据不是没想过,但,实际可操作性几乎为零。
没等刘据回答,卫青摇头道:“没戏,你看朝鲜移民过去多少?”
李敢噎住。
收服的朝鲜,在陆路和大汉接壤,这种条件下,移过去的汉人少之又少。过去的汉人把朝鲜的耕地占了个干净,朝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倭岛了。
华夏人有浓厚的乡土情怀,这一切都是根源于农业民族的属性,农业就需要有固定的耕地,
为了保护耕地,有了城池,
为了保护农业,有了大一统的制度,
一切的一切,都出自于“耕”字。
让汉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彻底生活在海外,几乎不可能,这和去海外经商不一样,是要告别父老乡亲,世世代代远离乡土。
除非是有足够的耕地,耕地吸引汉人,但是,显然倭岛不具备这种吸引力。
看似有几种殖民模式可供选择,实则能施行的只有一条路,用商品来经济殖民,在这个时代只能做到如此。
“据哥儿,我有些想法。”
沉思片刻的霍去病,忽然眼睛大亮,
“你说。”刘据鼓励的看向表哥。
他太需要大舅和表哥的独立思考能力了。
因为真要到海外时,大多数情况都如张骞这种,事发突然,根本来不及和刘据传报,也没时间等刘据回话,只能自己做出判断,这极考验当家人的能力。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
霍去病抬手,
伸出一根手指,又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接上,看起来是一截一截的铺开一条路,
他的表述太过抽象,可,总有懂他的人,
卫青眼睛大亮,
“这法子好啊!”
又是半个时辰,商议过后,众人的思路更清晰了。
全程都是卫青和霍去病在说,李敢反倒没说什么,
刘据看向李敢:“爱卿,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见都看向自己,李敢也知道,再不说就没机会了,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背诵程怒树教他的话,
“倭岛为海贸的腹心之地...”
霍去病肘了肘卫青,低声道,“大舅,他说什么呢?”
卫青开口:“别说,还有些道理。”
李敢说了足足得有一刻钟,其间刘据听得认真,大喜道:“不错,说得很好。”
李敢意外之喜,没想到这也能被陛下夸奖!
明知道自己说得一点不搭边,
就算题没做出来,写上了,最起码还混了个印象分。
“最近在读什么书?”
刘据问道。
“额...”李敢停滞,“禀陛下,末将最近在读尉缭子。”
刘据不住点头,他受到的是最顶级的教育,百家之书都已博览,更何况还是被董仲舒嚼碎了教给他,刘据想不懂都不行。
尉缭子与孙子兵法同为兵书,尉缭子远不如孙子兵法广泛,但尉缭子要比孙子兵法实用,
倒不是说孙子兵法不实用,他若不实用也不会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孙子兵法的问题是...太意识流,类似于道德经,类似于高等数学,
懂得自然懂,不懂的就是不懂,
所以,各个领域的天才看孙子兵法,都能使用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内,
霍去病通孙子兵法,却不读尉缭子,孙子兵法与霍去病这种天马行空的人简直不要太合。
而尉缭子不同,尉缭子更像是军事管理手册,讲得全是实操的内容,告诉你在哪扎营,在哪搭灶,显然,李敢看尉缭子是看对了,
对症下药!
“谁与你推荐此书的?”
李敢回道:“是末将的叔叔。”xiь.co
“李蔡。”刘据不住点头,李蔡绝对是人才啊,只把他留在边境未免太屈才,可李蔡当时有些负气,就要回到右北平,刘据不能多说什么,他很想把李蔡用起来,只是担心,右北平除了李蔡,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朕知道了。”
李蔡没想到,自己一顿折腾,都不如大侄儿李敢随口一句,
卫青看出熊儿对李蔡的爱惜,直言道:“陛下,高不识充任边将足矣。”
“好,朕要想想。”
刘据看向霍去病,唠家常道,
“表哥最近在读什么书?”
从当太子时,刘据就知道,成本最低又见效最快的法子,就是读书。那么多智者的智慧压缩在一起,就相当于是武林秘籍摆在你面前,不练实在是没道理,
“据哥儿,我在读道德经。”
不要以为霍去病不读书,卫子夫教育霍去病可没少付出心力,况且,以霍去病这种天才,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读书的妙处?只不过是,学霸不会告诉你人家一直在学习而已,
本来起点就高,霍去病还要通过读书提高上限,以后高到哪去就不知道了。
“嗯。”
刘据点了点头,表哥看书,现在往玄的方向去了。
又是聊了一会儿,君臣和睦,留了三将吃过晚膳后,三将才走出掖月殿,李敢匆匆告辞,
回到李府后,李家人正在用膳,李敢夫人见丈夫回来了,忙起身道:“你派人传话说留在宫中吃,我们就先吃了。”
“无妨。”李敢摆摆手,先向阿母行礼,伺候着阿母吃饭,李老夫人看出李敢心不在焉,问道,
“敢儿,有心事?”
“阿母,我想找些东西。”
“正事要紧,你去吧,我还没老到吃饭要人伺候的地步。”
李敢嗖嗖跑到书房,李家人面面相觑,没一会儿,李敢喊道,
“陵儿,那本尉缭子呢?!”
李陵放下碗,想了会儿,
“垫桌角的就是。”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底蕴!
卫青有卫子夫,霍去病有霍光,李敢有谁?
深深的失落席卷着李敢。
殖,
是霍去病给出的答案。
刘据满意点头,让三大将想出“殖”的办法其实不算难。
刘据一直在寻找一条途径,
便宜老爹在位时期大汉领土扩张速度比清朝还快,甚至整个版图比割地前的清朝更大,如此快速的膨胀速度,带来得是管理难度呈几何倍的增加。
而之所以大汉还看起来如此稳定,是因为武力充沛。别看现在已经征服的疆域还算稳定,但只要大汉实力下滑,瞬间就会四分五裂,这是不以人意志而改变的客观事实。
近些年来,大汉官僚体系的支出极大,刘据对此无可奈何。没办法,这钱省不了一点,疆域领土扩大最直接的影响是需要派人去管,
像其他的中原朝代,或文或武,只要做到一条腿粗,就能凑合凑合过下去。而此时,刘据手下的大汉王朝已经成为独占鳌头的庞然大物,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历史给他了一个前所未有难度的考验,
文和武,两条大腿都要粗得很!
霍去病见据哥儿没有丝毫惊讶的情绪,心中瞬间了然,据哥儿早就想到了,与此同时,又是几分明悟,
“据哥儿比我们看得远,不知对海外的事操多少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理应为陛下分忧,可实际上非但没帮上据哥儿什么忙,反而总是被据哥儿拉着走。”
霍去病暗中提起劲,虽然还不能完全看清据哥儿是在担心什么,但是,现在的我肯定做得还不够多!
我要做得更多,更好!
为据哥儿分忧!
“殖,说到点上了,那你们可想过,要如何殖?”
环视众爱卿,刘据问道。
卫青脱口而出:“陛下,前朝对周边藩属小国的治理就是殖。”
听到大舅的回答,刘据眼中闪过惊喜,
就像之前向便宜老爹植入海战的概念一样,现在,刘据也在向大汉输入殖民的概念。说好听点,就是探索对周边藩国的治理方式,这是一个大国永远要面对的课题。
纵观华夏历史,可以称之为治理模式,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套模式,
春秋辟土服远,西汉丝绸之路,唐朝朝贡,
有趣的是,从春秋到明朝,华夏人是越来越文明了。
烽火戏诸侯以后,周王室就丧失统治力,只得退而求其次迁都,于是新周王在一众诸侯的护送下,迁都洛邑,开启东周,
迁都之后,周天子面对一个很尴尬的处境,帝王手中的权力无非两种,赏和罚,说是诸侯,其实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戚,其中郑国和晋国出力最多。
一群兄弟挺你,你多少得表示表示吧!
周天子很想表示,可惜家里只剩几亩薄田,最后只能表示自己没钱,他能赏赐的土地所剩无几。就连天子能直接控制的土地,也只有京畿那一小片。
你当大哥的不表示,下次谁还挺你?周天子没办法了,想出一个骚招,他赏赐给了立功的诸侯亲戚一个权力,
向外征伐权。
你们往外打吧,打出来的土地我都认,都算你们自己的。
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一波前无古人的扩张狂潮开始了,这波浪潮叫做“辟土服远”。春秋战争频率之高令人咋舌,其中晋国吞并最凶,周天子一举两得,对待周围藩属小国就一个态度,
他们就是夷人,野蛮得很,不用把他们当人,揍就是了,揍完再抢。什么?你问我抢了他们的土地,他们该去哪?
活不下来就死,咋,还要我养着他们啊?
春秋之世,简单粗暴得一批。
丝绸之路太过熟悉,第三个有代表性的就是唐的朝贡体系,
能想出万邦来朝,说明当政的皇帝有认真思考过中原和周边之间的关系。
朝贡体系有些本末倒置,对客方的道德感要求太高了,同时又要一直用利益牵着他们,颇有些讲义气的江湖大哥意思。哪天大哥不行了,小弟们不管江湖礼节,一点不讲义气,跑也就算了,不回头踩你一脚都算好的。
这三种,刘据反而最喜欢第一种,他也最适合打一种,为什么?他手下的汉军强啊!
可,也只能是想想,交通的时代局限性,让他只能打几场关键战役,没办法连续征战,而打过之后的治理又成问题。刘据早就看明白,以现在汉朝的能力,最多直接管辖到身毒,已是极限了。
所以,刘据想要殖民。
先控制住大局,之后的后人,想怎么继续,刘据就不管了。
就相当于,刘据把食材都给准备好,后人怎么做,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卫青最先能想到之前对藩属小国的治理,也是一种“殖”,就说明刘据的功夫没白费。
在大外甥鼓励的视线下,卫青继续道:“之前那种法子不好。一群熊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他们,我们也费力,他们还不长教训。”
对这事,卫青最有发言权,他是和刘彻一起经历过草创年代的,周边小国按下葫芦起了瓢,任凭大汉单独对上哪个都是毫无悬念的碾压,可也架不住他们一起在耳边嗡嗡嗡。
“陛下,末将想的是,我们可以在海外开战,但不能为了打而打,总要得到些什么。”
刘据大感惊喜,
什么是ssr武将,就是他有无限的成长性,以及可以适配任何时代,
大舅已经开始觉醒了,
他最先意识到,以后的战役,会和之前的战役截然不同。
“此前中原的任何战争,打了就能尝到胜果,但,以后在海外开战,未必会是这样,大汉难以跨越遥远的疆域治理,只能换种思路,就是用殖。”
不知不觉,李敢也听了进去,卫青说话,就是给人一种安心感,让李敢恍惚回到了阴山的军帐内,
那时的身份定位,对他而言是最舒服的。
霍去病面容严肃,也少了与大舅的争胜之心,开始认真思考要如何能帮到据哥儿,
不能为了打而打!
那为了什么?
毫无疑问,是海贸。
难怪据哥儿选得海外第一人选是张骞,不是我,也不是大舅。
有了海贸的主线,打仗就有意义了,而不是简单的劳民伤财。
霍去病:“让商人认领海外军队,我们不怕他们造反,等到他们真有异心的时候,都不需我们动手,只要摘了名字前大汉的招牌,当地的人就会生吞了他们。
同样,我们要对出海认领军队的商人严选。”
霍去病顿了顿,继续道,“在海外,他们更要当商人。”
“不错。”
刘据点头。
“陛下,”李敢有些疑惑,“何不将大汉的子民,直接送到倭岛上。”
李敢所言,是直接的殖民模式,占有土地重新在那生活,刘据不是没想过,但,实际可操作性几乎为零。
没等刘据回答,卫青摇头道:“没戏,你看朝鲜移民过去多少?”
李敢噎住。
收服的朝鲜,在陆路和大汉接壤,这种条件下,移过去的汉人少之又少。过去的汉人把朝鲜的耕地占了个干净,朝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倭岛了。
华夏人有浓厚的乡土情怀,这一切都是根源于农业民族的属性,农业就需要有固定的耕地,
为了保护耕地,有了城池,
为了保护农业,有了大一统的制度,
一切的一切,都出自于“耕”字。
让汉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彻底生活在海外,几乎不可能,这和去海外经商不一样,是要告别父老乡亲,世世代代远离乡土。
除非是有足够的耕地,耕地吸引汉人,但是,显然倭岛不具备这种吸引力。
看似有几种殖民模式可供选择,实则能施行的只有一条路,用商品来经济殖民,在这个时代只能做到如此。
“据哥儿,我有些想法。”
沉思片刻的霍去病,忽然眼睛大亮,
“你说。”刘据鼓励的看向表哥。
他太需要大舅和表哥的独立思考能力了。
因为真要到海外时,大多数情况都如张骞这种,事发突然,根本来不及和刘据传报,也没时间等刘据回话,只能自己做出判断,这极考验当家人的能力。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
霍去病抬手,
伸出一根手指,又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接上,看起来是一截一截的铺开一条路,
他的表述太过抽象,可,总有懂他的人,
卫青眼睛大亮,
“这法子好啊!”
又是半个时辰,商议过后,众人的思路更清晰了。
全程都是卫青和霍去病在说,李敢反倒没说什么,
刘据看向李敢:“爱卿,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见都看向自己,李敢也知道,再不说就没机会了,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背诵程怒树教他的话,
“倭岛为海贸的腹心之地...”
霍去病肘了肘卫青,低声道,“大舅,他说什么呢?”
卫青开口:“别说,还有些道理。”
李敢说了足足得有一刻钟,其间刘据听得认真,大喜道:“不错,说得很好。”
李敢意外之喜,没想到这也能被陛下夸奖!
明知道自己说得一点不搭边,
就算题没做出来,写上了,最起码还混了个印象分。
“最近在读什么书?”
刘据问道。
“额...”李敢停滞,“禀陛下,末将最近在读尉缭子。”
刘据不住点头,他受到的是最顶级的教育,百家之书都已博览,更何况还是被董仲舒嚼碎了教给他,刘据想不懂都不行。
尉缭子与孙子兵法同为兵书,尉缭子远不如孙子兵法广泛,但尉缭子要比孙子兵法实用,
倒不是说孙子兵法不实用,他若不实用也不会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孙子兵法的问题是...太意识流,类似于道德经,类似于高等数学,
懂得自然懂,不懂的就是不懂,
所以,各个领域的天才看孙子兵法,都能使用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内,
霍去病通孙子兵法,却不读尉缭子,孙子兵法与霍去病这种天马行空的人简直不要太合。
而尉缭子不同,尉缭子更像是军事管理手册,讲得全是实操的内容,告诉你在哪扎营,在哪搭灶,显然,李敢看尉缭子是看对了,
对症下药!
“谁与你推荐此书的?”
李敢回道:“是末将的叔叔。”xiь.co
“李蔡。”刘据不住点头,李蔡绝对是人才啊,只把他留在边境未免太屈才,可李蔡当时有些负气,就要回到右北平,刘据不能多说什么,他很想把李蔡用起来,只是担心,右北平除了李蔡,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朕知道了。”
李蔡没想到,自己一顿折腾,都不如大侄儿李敢随口一句,
卫青看出熊儿对李蔡的爱惜,直言道:“陛下,高不识充任边将足矣。”
“好,朕要想想。”
刘据看向霍去病,唠家常道,
“表哥最近在读什么书?”
从当太子时,刘据就知道,成本最低又见效最快的法子,就是读书。那么多智者的智慧压缩在一起,就相当于是武林秘籍摆在你面前,不练实在是没道理,
“据哥儿,我在读道德经。”
不要以为霍去病不读书,卫子夫教育霍去病可没少付出心力,况且,以霍去病这种天才,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读书的妙处?只不过是,学霸不会告诉你人家一直在学习而已,
本来起点就高,霍去病还要通过读书提高上限,以后高到哪去就不知道了。
“嗯。”
刘据点了点头,表哥看书,现在往玄的方向去了。
又是聊了一会儿,君臣和睦,留了三将吃过晚膳后,三将才走出掖月殿,李敢匆匆告辞,
回到李府后,李家人正在用膳,李敢夫人见丈夫回来了,忙起身道:“你派人传话说留在宫中吃,我们就先吃了。”
“无妨。”李敢摆摆手,先向阿母行礼,伺候着阿母吃饭,李老夫人看出李敢心不在焉,问道,
“敢儿,有心事?”
“阿母,我想找些东西。”
“正事要紧,你去吧,我还没老到吃饭要人伺候的地步。”
李敢嗖嗖跑到书房,李家人面面相觑,没一会儿,李敢喊道,
“陵儿,那本尉缭子呢?!”
李陵放下碗,想了会儿,
“垫桌角的就是。”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本文网址:https://leskymily.cn//xs/0/605/2246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leskymily.cn/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